平头哥看到,近两年,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在环保、经济性方面的压力,很多可降解塑料的拟在建项目纷纷关停或者延期,原本在2024年中国可降解塑料计划的规模有望突破千万吨,但是真实的情况却远低于预期。
据平头哥了解到,中国可降解塑料拟在建项目中,有诸多项目选择延期或者取消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延期、取消或则搁浅的项目总规模超过千万吨,大部分为石油基可降解塑料项目,少量为生物基产品。
2024年3月,云南禄丰市人民政府终止了与云南美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的“20万吨/年1,4-丁二醇(BDO)装置、30万吨/年可降解塑料PBAT装置项目”投资合作,原因是该项目未能按照双方协议约定完成前期相关工作,投资方经多次催促仍未履约.
金丹科技于2024年7月22日宣布将募投的年产7.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延期一年,原计划在2024年8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,调整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为2025年8月。根本原因是受外部环境影响,募投项目主要进口设备前期的采购进程晚于预期,影响了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。
海正生材的子公司海创达15万吨聚乳酸项目延期,该项目拆分两期进行,原计划2024年6月竣工,现一期7.5万吨延期至2025年3月前,二期7.5万吨延期至2026年9月前竣工。原因一是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原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,二是考虑近年宏观环境及市场环境等因素。
凯赛生物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延期,原计划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,调整后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。
2023年6月28日,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议,同意终止年产6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新材料PBAT工业化示范项目。此前规划的此可降解塑料项目已列入泸州市“十四五”规划等,但最终因市场等因素取消。
2022年6月27日,联创股份公告拟终止年产6万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项目,原因是项目工艺路线复杂,产业化风险较大,且可降解塑料市场下游应用需求未被充分激发,市场不成熟,行业盈利状况不佳。
浙江联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募投项目中的可降解新材料部分:包括年产 2.4 万吨 PBAT、0.3 万吨 PBS、0.3 万吨 PBT 等,公司在 2022 年底宣布将该募投项目延期 2 年至 2025 年实施。
平头哥粗略计算了从2017年至2024年中国代表性可降解塑料产品的理论盈利水平,从盈利波动性来看,中国可降解塑料的盈利空间在13%至50%,其中最高盈利水平曾经一度达到55%,最低盈利水平为亏损15%。
从不同可降解塑料品种来看,其中PLA盈利空间相对来说比较稳定,2017年至2024年期间的主流利润空间在29%至55%,是计算的三种可降解塑料中盈利相比来说较高且稳定的品种。PLA被视作是真正可降解塑料产品,基于玉米发酵生产,并非利用石油基原料,所以PLA的行业关注度较高,无论在生产端还是消费端,都有一定的利好因素支撑,这也为保障利润水准提供了一定基础。
PBAT是目前在可降解塑料领域发展最快且顶级规模的产品,基于BDO的下游产业链拓展,还有可降解塑料题材的加持,在过去数年中驱动PBAT产业迅速增加。也正因如此,PBAT产业竞争环境恶化,其利润率逐年降低,2017年至2024年期间内,中国PBAT平均利润率空间在10%左右,2024年甚至会出现了亏损15%的情况。
PBS利润率水平在过去数年中规中矩,平均利润空间在4%至44%,2024年利润率在23%左右,整体表现宽幅震荡。PBS产品行业景气度略高于PBAT,但也是基于石油基的新材料产品,整体表现不及PLA。
对于未来中国可降解塑料利润发展的新趋势,平头哥认为有几率存在继续竞争且洗牌的趋势。一种原因是对石油基可降解塑料是否真正具有环保属性的质疑,二是竞争态势加剧导致售价不断下调,压缩了利润空间。
平头哥认为,可降解塑料本质为生物降解,目前明确的降解路径为堆肥降解,这中间还包括工业堆肥和家庭堆肥,即经过控制温度,实现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腐殖质等稳定有机物质的过程。
不过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发布的信息来看,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存在大型工业堆肥装置,如美国、西班牙等,中国以及全球绝大多数国家,都没有适合大规模处理可降解塑料的工业堆肥设施,导致中国约有97%的可降解塑料无法被有效分解,立即进入自然环境的可降解塑料占比约3%,但只有不到0.01%可降解塑料进入真正可降解的环境,即工业堆肥与厌氧消化的发酵降解设施。
另外,关于可降解塑料分解后的物质也存在争议,美国堆肥协会从堆肥中监测出了高浓度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,这种物质对健康存在风险。即使中国建设大型堆肥设施处理可降解塑料,对其是否真正环保仍有诸多质疑。
那为什么中国仍有诸多政策在支持可降解塑料的发展?平头哥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发展的过渡期。欧洲和美国是最先发展可降解塑料的国家,巴斯夫早在1998年就已经实现了PBAT的生产,欧洲早在20实际90年代初就有诸多石油基可降解塑料的生产。但是目前来看,他们已过渡到生物基材料,以及可降解材料的解决方案领域,已不再盲目扩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规模,并且对可降解塑料持有谨慎的态度。
可降解塑料是否还有发展前途?平头哥认为,规范可降级塑料生产、回收及检测机制,特别是加大可降解塑料的回收分解机制,让生产企业承担起回收和分解的职责,是有望驱动可降解塑料继续发展的关键。生产企业应重视可降解材料领域的解决方案,而不是一味扩大产能规模,适度发展可能更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联系电话
13826200057 宋小姐电子邮箱
jinousuliao@163.comCopyright © 2020-2020 火狐官网主页_火狐体育官方平台_火狐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0122305号 网站地图